延鏈補鏈強鏈 三臺打造紡織產業“宜產宜業”新高地
發布時間:
2023-01-10
在剛剛過去的12月,三臺縣被正式授牌“四川省功能職業裝(工裝)基地”。這為全縣紡織鞋服產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。

在剛剛過去的12月,三臺縣被正式授牌“四川省功能職業裝(工裝)基地”。這為全縣紡織鞋服產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。
新年新氣象,日前,在三臺縣南寺壩工業區,總投資1.6億元的綿陽億和君美紡織有限責任公司項目建設接近尾聲。工人們正進行設備的安裝調試,為試生產做準備。
綿陽億和君美紡織有限責任公司堅持差異化定位,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和生產管理系統,將傳統的紡織工廠打造成智能化、數字化、自動化、精益化、人性化的現代化紡織工廠。
項目一期建設包括96臺噴氣織機,將實現月產坯布150萬米。
綿陽億和君美紡織有限責任公司生產部長李興其
公司產品主要以高端工裝軍品面料生產為主。一期項目建成后,年產量達到1600萬米,直接供應佳聯(佳禧),我們的原材料在佳聯(佳禧)的產品供應鏈中占比大約10%。
同樣是紡織鞋服產業的前端企業,成立于2004年的佳聯印染通過持續的技改擴能和技術攻關,以工裝加迷彩為指向性的產品定位,逐步成為四川及重慶片區的龍頭企業,產能在全國占比約10%。
四川省功能職業裝(工裝)基地的建設,不僅延長和補齊了三臺縣紡織鞋服產業鏈條,還為加快推進紡織鞋服產業智能化、自動化改造建設和招引一批關聯度高、聚集力大的龍頭項目搭建了平臺。
綿陽佳聯印染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石岷山
作為產業鏈的龍頭企業,去年我們對佳聯(佳禧)的整個設備和產能進行了數字化的技術升級。
升級之后是絕對的全國印染行業的標桿企業。我們做大做強了之后,由此帶來的集聚效益就變得更明顯,也容易讓我們的產業鏈得到完善。
作為全省職業裝(工裝)發展的典范,三臺縣先后涌現出了佳聯印染、鴻星爾克、翰彬霖、安吉納等一批工裝印染和生產的龍頭企業。
四川省功能職業裝(工裝)基地的建設,進一步促進了三臺紡織鞋服產業的轉型升級、提升了職業裝(工裝)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和影響力,也有力推進了紡織鞋服產業高質量發展,逐步形成了集紡紗、織布、印染、設計、生產到成衣銷售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,推動全縣紡織鞋服產業不斷發展壯大。
鴻星爾克(綿陽)實業有限公司行政經理艾龍飛
現階段的生產原材料主要是從我們的沿海地區通過物流運輸到三臺。無論是從時間、成本和質量的反饋上,都存在很大的弊端。
相信未來工裝基地建成后,將會有更多鞋服紡織產業配套企業落戶到我們三臺,進一步地補齊、配強鞋服紡織產業的鏈條,在大幅降低企業生產成本的同時,讓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得到質的提升。
近年來,三臺縣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,鼓勵企業開展科技創新、技改擴能,加快提升工藝水平和產品能級,先后引導佳聯印染、鴻星爾克等龍頭企業投入資金8000余萬元,與西安工程大學、四川紡織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企業技術中心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究平臺,聯合開展產品創新公關,使產品技術含量和質量效益得到了顯著提升。
同時,按照“供需對應、就近就業”的原則,三臺大力推行“企業下鄉、門口就業”模式,以盤活利用“兩項改革”鎮村閑置資產為切入點,支持翰彬霖、安吉納、錦鑫泰等鞋服制造企業擴展規模,下沉鄉鎮建立分廠(車間)5個,累計帶動800余名群眾實現“家門口”就業,就業群眾人均增收12000多元。
據統計,截至目前,三臺縣擁有規模以上紡織鞋服企業16家。紡織鞋服產業園繼獲評首批“四川省‘5+1’重點特色園區”后,又成功獲評綿陽市首批特色(專業)園區。
2022年1-10月,三臺實現工業企業總產值50.7億元,同比增長18.03%,累計吸納從業人員1.3萬余人。
三臺縣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陳燕君
以“園區提質”“企業滿園”行動為抓手,加快推進四川省功能職業裝(工裝)基地的建設,切實為企業發展、產業提質積淀更多的底氣,力爭功能職業裝工裝的產業產值明年突破30億元、紡織鞋服產業產值2024年突破100億元,為綿陽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,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貢獻更多三臺力量。
下一頁
下一頁:
推薦新聞
2024-05-22
2024-05-22
2024-05-22
2023-08-09
2023-08-09
2023-01-10